首页 > 科普杂文 > 事与愿违——一个中国古老成语的由来及意义

事与愿违——一个中国古老成语的由来及意义

来源:仁星杂文网

事与愿违是指事情的发展和人们预期的相反,十分令人痛心的心情,这是一个古老的成语

“事与愿违”最早出现在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凡人之议事而事与愿违,皆益至。”此处的“事与愿违”是指议事结果与人们的预期相悖,拗不过来的意思。

此后,“事与愿违”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用语中频繁出现。它体现了古人对事物发展和预期相悖的痛苦感受,提醒人们在行事时应当审慎、周全。成语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,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智慧,是一面历史文化的镜子。

在现实生活中,事与愿违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出现,比如考试没考好、找工作没找到、婚姻不幸福等等。这时,我们要想开一点,不要失去希望,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和方法,寻找改进的方向。

相关信息